大咖七日谈 | 程实:全球经济六重“兔”变-热闻
(资料图)
“乌飞飞,兔蹶蹶,朝来暮去驱时节。”2023兔年的到来,就像2022虎年的结束一样,既让人翘首以盼,又让人猝不及防。回首虎虎生威的2022年,全球经济深陷滞胀,金融市场满目疮痍,个中辛酸,一言难尽;展望兔行迷踪的2023年,经济世界前途未卜,金融运行迷雾重重,狡兔三窟,扑朔迷离。在我看来,相比一眼望尽的人生,尘埃未定的未来才更充满魅力。变化意味着新生,变化孕育着活力,正是遍布于未来的六重“兔”变,让我们在审慎之余,对2023年保有更大、更殷切的期许。
第一重是否极泰来的运势之变。毫无疑问,人类经济世界的底色正在发生系统性的改变,百年一遇的公共卫生危机逐渐变成淡去的历史。大疫三年,全球经济的运行轨迹已经出现重大偏离,四十年量级的供给冲击既引致了难以应对的滞胀格局,也造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隐形损失。经济疤痕不会迅速消失,但经济新生不会因此放慢脚步。2023年,世界真正意义上重回正轨,要素流动逐步加快,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破而后立,全球化则迎来黎明前的最后一段黑暗。一切都在朝着利空出尽、利好渐增的方向悄然进化,全球经济的运势从负面逐步转向正面。正因为如此,即便还要经历转折期的一系列挑战,但全球经济的退二进三和裹挟向前值得我们满心期待和全情参与。
第二重是由胀到滞的重心之变。基调已变,底色已变,但全球经济由乱及治、由弱转强显然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023年,全球经济还处于从失序转向有序的初期阶段,经济运行整体还将呈现惯性的滞胀状态。不过,时移世易,同样是滞胀,2023年和2022年又有本质的不同。2022年的滞胀是积毒已深的必然结果,2023年的滞胀则是余毒出清的伴生现象。2022年滞胀上半场,滞胀的重心在胀,全球货币政策急速紧缩,风险偏好全面下降,经济运行加速走向负面极值;2023年滞胀下半场,滞胀的重心在滞,所有政策关切可以不再畏首畏尾,经济增长回归常态成为宏微观统一的努力方向,全球经济将挺过治愈前的最后一段虚弱时光。
第三重是由紧到松的政策之变。滞胀重心的变化自然将带来政策方向的变化。2023年,全球通胀虽然依旧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但不再像2022年那样是一个可能引致市场经济价格机制溃败和货币体系本币替代的致命问题。正因为如此,欧美货币政策急速紧缩也将迎来重要转折点。以谋求美国实际利率转正为判断标准,市场基准预期美联储将于2023年第三次(5月)或第四次议息会议(6月)上完成最后一次加息,并将这个高点政策利率维持到年底,而美联储下一轮降息的起点,预期则在2024年上半年。欧美政策路径的兔年演绎似乎清晰可见,但值得强调的是,非常时期往往都有非常之策,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是取得更优效果的惯用手段。正如2022年初没有人能预料到全年实际425个基点的超速加息一样,2023年这个非常规之年,美联储的相机抉择也依旧存在超预期的可能,这恰是不能片刻将研究目光移开的原因所在。
第四重是强弩及末的美元之变。美联储不仅是美国的央行,某种意义上也是全球货币政策和汇率强弱的风向标。2022年的强势加息造就了历史罕见的强势美元,非美货币则由此进入了一段泥沙俱下的被动贬值阶段,包括欧元、日元和英镑在内的诸多主流货币,都遭受了史诗级走势的挑战,新兴市场国家更是受到极大的“外溢性”影响。2023年,斗转星移,经济金融条件出现重大转折,强极则辱、情深不寿的周期性变化也将体现于汇率市场。强势美元难以延续,非美货币,特别是新兴市场货币将由此迎来喘息之机。对于人民币而言,2022年末已经先行进入了兑美元升值阶段,2023年币值稳定更加可期。人民币汇率的企稳,将会给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更有利的环境,一系列政策优化和金融创新尤为可期,例如,2023年上半年,港交所将推出人民币港币双柜台模式和双柜台庄家机制,这将为离岸人民币投资属性的提升提供帮助。
第五重是均衡回归的市场之变。2022年是经济金融负面信息集中兑现的一年,全球市场出现了罕见的股、债、汇、币“四杀”格局,股市、债市、非美汇率和加密货币都经历估值大幅下降的调整。2023年,这种极端状况有望系统性改变,金融市场压力明显缓解。一方面,美联储流动性收紧的影响逐步减弱,全球经济负面动向的影响渐次消化;另一方面,前期过度超杀的状况将迎来均衡回归的改善,部分市场和部分行业的边际反弹将更具力度。2023年,风险偏好有望悄然归来,国际金融市场将从消极的“risk off”状态重回积极的“risk on”状态。经历了长时间的动荡折磨之后,全球投资者也有望迎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战略机遇期。
第六重是东升西降的热点之变。市场投资的战略机遇总是和实体经济的阶段热点息息相关、环环相扣。2023年全球经济将呈现出东升西降的结构特点,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向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向上。特别是相比美国、欧洲等重要经济体可能出现技术性衰退的颓势,中国经济确定性的复苏加速更具有热点导向和投资价值。值得强调的是,随着中国积极因素的不断释放,这种东升西降的预期格局正在进一步强化,过去三个月内,主要国际机构和中外资投行的经济学家们都在持续上调对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从4.4%到5%,再到5.5%,甚至已经有重要机构近期给出超过6%的预判,这势必将带来专业领域更强的共识。看多中国、做多中国,越来越在亚太市场甚至全球市场成为顶流话题。(作者系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关键词: 全球经济
-
大咖七日谈 | 程实:全球经济六重“兔”变-热闻
-
乘联会崔东树:全国乘用车市场库存358万台、库存69天 建议行业谨慎设定产销节奏
-
身边一过,钱就没了?数字人民币无电支付到底安不安全?_环球消息
-
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沈建新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_环球焦点
-
热资讯!新冠治疗药“托珠单抗”短缺在缓解,国内两款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
-
2022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融资累计达163.84亿元|聚看点
-
世界微头条丨盈康生命:2022年预计营收10.5-13.5亿,或连续4年增长
-
机构今日买入这11股,卖出中国软件1.47亿元丨龙虎榜_世界视点
-
科创城市成长背后:重新认识中小微企业与金融支持的力量
-
全球看热讯:国家卫健委等十部门:加快审评审批符合要求的国产HPV疫苗
-
东方日升:收到宁波证监局警示函
-
环球报道:上海经济呈现V型反转态势 回稳向好
-
快看:禁止中国玩家参赛被骂上热搜第一,暴雪会失去中国市场吗?
-
阳泉农商银行荣获2022年度阳泉市“诚信经营 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
LPR报价连续5个月“按兵不动”,未来还有下调空间吗?丨火线解读:环球速看
-
中国生物:奥密克戎株新冠mRNA疫苗获国家药监局临床批件
-
每日视点!复苏的年货礼盒:有商户一天的销量超过往年半个月
-
当前快看:素人写作 | 范雨素:我是普通农民工,作品是苦难的馈赠
-
全球百事通!“年夜饭”的消费提示
-
村医巡诊、下沉诊疗、备好药品……多地农村防疫一线见闻
-
多笔资金暗中流向大股东却不披露,塞力医疗连续四年的对外借款藏着哪些秘密?-全球时讯
-
天天观点:山西阳泉发现三座元代纪年壁画墓
-
创新服务和产品形态 商业养老险为老年生活添保障
-
早动员 早部署 提质增效不停步
-
微资讯!新冠、罕见病等用药进医保 平均降价超六成——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看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