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力促数字经济再提速,专家:这些关键“梗阻”待打通|当前热闻
近日出台并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的《湖北省数字经济促进办法》明确提出,湖北将重点发展十类数字产业集群,丰富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建立数字经济企业储备库,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这是湖北本月发布的第二份针对发展数字经济的专项文件。2022年,湖北实施数字经济跃升工程,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4万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60%。根据规划,到“十四五”末,湖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7000亿元。
不只是湖北,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浙江、北京、广东、江苏、上海、福建、山东、天津、重庆、湖北等地区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10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在2023数字经济(东湖)论坛上直言,数字化已成为改变国际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谁掌握了数字化发展的主动权,谁就占领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湖北多举并措深化数实融合
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湖北近日接连出台重磅文件。5月2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湖北省数字经济促进办法》(下称《促进办法》)。湖北省办公厅同日配套印发《湖北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
《措施》提出大力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能级,将招引培育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企业做大做强,“三首”双边奖补合计最高1000万元。在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措施》提出加快5G网络建设,加快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布局。
《湖北省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武汉市持续加强以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5G建设和发展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截至2022年10月,武汉已累计建成5G基站39920个,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室外高质量覆盖、新城区重点区域连续覆盖,商用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22年底,武汉国家工业互联网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超过90亿,全国首个“星火·链网”超级节点在武汉建成上线。
《促进办法》则提出,围绕数字产业化,湖北要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信息通信、软件信息服务、数字算力及存储、北斗、信息安全及其他重要数字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区块链、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新兴数字产业。围绕产业数字化,《促进办法》提出,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增强工业芯片、工业软件、工业操作系统等供给能力,打造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数字化产业集群等。
除上述两份文件外,近年来,湖北先后出台“数字经济13条”和《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若干措施》《关于全面推进数字湖北建设的意见》《湖北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文件。统计数据显示,2018~2021年,湖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从1956.97亿元增长到3215.83亿元,年均增速达18.01%,远高于同期GDP增速。
“数字经济不是一个新的产业,它就像粘合剂,跟三大传统产业紧密融合在一起,也就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吴传清认为,下一步,湖北要通过数字技术运用,推动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武汉要在新一轮竞争中跻身数字经济的一线城市。
“发展数字经济,湖北不但要培育新产业,把光电子、北斗、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继续发展壮大,也要通过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5G技术的应用,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吴传清说。
合力撬动数字经济更多潜能
不只是湖北,近年来,国内各地都积极出台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文件,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拥抱数字化,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效率与竞争力。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今,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出台了137部数字经济相关政策,其中中央出台9部政策文件,地方政府出台128部政策文件。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我国数字基础设施规模能级大幅提升。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开通5G基站231.2万个,5G用户达5.61亿户,全球占比超60%;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18.45亿户,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5亿户家庭能力。
我国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升。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为1.75,相较2012年提升了0.09,数字经济生产率水平和同比增幅都显著高于整体国民经济生产效率,对国民经济生产效率提升起到支撑、拉动作用。
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我国信息领域相关PCT国际专利申请近3.2万件,全球占比达3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33.5万件,同比增长17.5%。5G实现技术、产业、网络、应用领先,6G加快研发布局。2022年,我国市值排名前100的互联网企业总研发投入达3384亿元。
数字政务协同服务效能大幅提升。从2012年到2022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国际排名从78位上升到43位,是上升最快的国家之一。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用户超10亿人,大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跨省通办”。
数字社会建设推动优质服务资源共享。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通,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地市级、县级远程医疗服务实现全覆盖。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万劲波在2023数字经济(东湖)论坛上表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有三个方面的任务,首先要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同时要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现代金融、教育、医疗等,来加速数字经济的创新应用,此外也需要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支持平台企业发展,通过科技领军企业来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好的生态。
万劲波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与国外仍存在差距;农业数字化进程相对缓慢;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相对滞后;地区间的数字鸿沟亟待弥合。
万劲波建议,发展数字经济,一大重要抓手是构建自主可控开放的数字经济数字创新生态。一是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问题,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数字技术攻关。二是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强化原创技术供给,建设新型创新主体,培育创新生态体系。三是推动数字技术成果转化,以数字技术与各领域融合应用为导向,优化创新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包括加强基础研究底层,围绕关键软件、硬件问题,提高数字技术创新的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整体效能。
关键词:
-
多地力促数字经济再提速,专家:这些关键“梗阻”待打通|当前热闻
-
比亚迪回应被举报: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产品及相关检测符合国家标准
-
刚刚,长城汽车实名举报比亚迪! 每日观点
-
长城汽车:就比亚迪部分车型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问题进行举报
-
【天天新视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再加力
-
五年审定优质绿色品种超两千个,占比达三分之一 种业振兴取得积极进展 环球精选
-
西安创新推出户口迁移“跨省通办”便民举措
-
世界微头条丨预制菜如何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
商务部将完善餐饮业支持政策 推动各地打造小吃产业集群
-
热点聚焦:万达否认甩卖资产及裁员,上市前景不明令机构担忧
-
多地掀起初夏旅游热潮 世界时讯
-
【环球快播报】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超一千一百家
-
中央企业7名管理人员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天空之城》修复版六一公映,宫崎骏与吉卜力的运营魔法 环球即时
-
华丽家族回复监管工作函:已与泽熙投资等相关股东进行沟通 全球微动态
-
手机销量走低拖累小米营收下滑 芯片投资以十年时间维度规划 天天头条
-
资金“抢跑”获利数千万,日播时尚9连板引发信息泄露疑云
-
世界热头条丨国家发改委:内部没有“国家补短板强弱项领导小组”相关机构
-
大涨之后“急刹车”,这些场内基金为何频现异动?
-
金冠股份:与俄罗斯联邦工商会中东代表处签订合作备忘录-世界头条
-
今日热搜:ST泰禾退市警报拉响,上市13年终成黄粱一梦
-
头条焦点:马斯克为他“站台”,特朗普在共和党内最大竞争对手出现
-
海通证券澄清:昆明城投有关会议纪要非海通发布 外部参会人员言论仅代表其个人|世界关注
-
世界今头条!【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我在现场】草原煤城“追风逐光” 邻里“牵手”绿动未来
-
科普|HPV疫苗单次接种保护力至少持续三年,第二第三针还有必要打吗?|即时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