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去年经历最热夏季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化石能源
气候变化正在欧洲这个全球变暖最快的大陆上造成重大经济和环境损失。
19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和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机构联合编制的《2022年欧洲气候状况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2年,欧洲的特点是极端高温、干旱和野火。各地海面温度达到新高,并伴有海洋热浪,冰川融化也是史无前例的。
报告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的变暖幅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对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22年,欧洲比工业化前(1850-1900年)的平均值高出约2.3℃,该平均值通常被用作《巴黎协定》的基线。
(相关资料图)
不过,报告也显示,2022年,欧洲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首次超过化石燃料: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占欧盟电力的22.3%,超过化石燃料(20%)。
极端天气导致热应激增多
本次报告特别关注能源问题,并强调了更多的极端天气,包括酷热、强降水和干旱,如何对欧洲能源系统的供应、需求和基础设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欧洲人在2022年经历的破纪录的热应力,是欧洲与天气有关的超额死亡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不幸的是,这不能被认为是一次性的事件或气候奇特现象。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部主任布安特鹏(Carlo Buontempo)博士表示:“我们目前对气候系统及其演变的理解告诉我们,这类事件是一种模式的一部分,它将使整个地区的热应力极端现象更加频繁和更加强烈。”
根据紧急事件数据库(EM-DAT)的信息,2022年欧洲的气象、水文和气候相关的危害导致16365人死亡,并直接影响到156000人。
其中,大约67%的事件是与洪水和风暴有关的,占总经济损失的大部分,约20亿美元。就死亡率而言,更严重的原因是热浪,据报道,热浪导致了16000多人的死亡。
“在2022年,西欧和西南欧的许多国家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年。”WMO秘书长塔拉斯表示,"夏季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高温加剧了严重和广泛的干旱状况,助长了猛烈的野火,导致了有史以来第二大的烧毁面积,并导致了成千上万与热有关的过度死亡。”
据欧盟委员会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另一份研究,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更长时间的极端天气,欧洲人,特别是欧洲大陆南部的欧洲人,在夏季受到了更多的热应力。
研究结果显示,“南欧经历了创纪录的‘非常强烈的热应力’天数”,这意味着温度在38至46摄氏度。
实际上,整个欧洲大陆夏季出现“强烈”(32至38摄氏度)或“非常强烈”热应力的天数正在增加,而在南欧,46摄氏度以上的“极端热应力”天数也在增加。其随之所带来的热应激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皮疹、脱水和中暑。
2022年,欧洲迎来了有记录以来最温暖夏天。比利时、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瑞士和英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出现了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年。
欧洲2022年的年平均气温介于有记录以来的第二和第四高点之间,异常值比1991-2020年的平均值高出约0.79℃。
2022年,欧洲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都低于平均水平。譬如,这是伊比利亚半岛连续第四个干旱年,也是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脉地区连续第三个干旱年。
其中,法国的1月至9月是最干旱的,英国和比利时的乌克勒的1月至8月是1976年以来最干旱的,对农业和能源生产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西班牙的水储备到7月26日减少到总容量的41.9%,一些流域的容量甚至更低。
同时,从1997年到2022年,欧洲的冰川损失了大约880公里的冰量。阿尔卑斯山受影响最严重,冰层厚度平均减少34米。2022年,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川在一年内经历了新的质量损失记录,这是由非常低的冬季雪量、非常温暖的夏季和撒哈拉的尘埃沉积造成的。
整个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海面温度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该地区的大部分海域受到强烈甚至严重的极端海洋热浪的影响。
海洋表面变暖的速度,特别是在地中海东部、波罗的海和黑海以及北极南部,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以上。
报告显示,海洋热浪导致了物种的迁移和大规模灭绝,入侵物种的到来,以及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可再生能源发力
欧盟承诺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产量提高到总消费量的至少42.5%——几乎是2019年的两倍。
2022年,在欧洲,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占欧盟电力的22.3%,首次超过了化石燃料(20%)和煤电(16%),部分原因是太阳能发电量的大幅增加。
此外,2022年的年度表面太阳辐射是自1983年开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比1991-2020年的平均值高出4.9%。
报告表示,这更强调了气象变量的重要性:譬如光伏需要的表面太阳辐射,风电的风速,以及水电的降水和径流。
一般来说,由于太阳角度和云层覆盖减少,欧洲南部有更多的表面太阳辐射。风力发电的潜力在海洋上空较高,特别是在爱尔兰和葡萄牙海岸以及爱琴海。水力发电与欧洲的地形直接相关。
推动可再生能源潜力的气象因素具有很大的季节性变化。风速的月平均数可以从平均数的-40%到+80%不等,降水为±30%,表面太阳辐射约为±15%。
简单来讲,太阳和风在一年中往往是相互补充的:太阳辐射在一年中的夏半年较高,而风的强度通常在冬季较大。
报告认为,在1991-2020年的30年间,地表太阳辐射增加了,而风速和降水则没有显示出明显趋势。
报告并提醒道,在全球范围内,在过去三十年里,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而导致的核电运行中断已经增加,尽管它们在核电总中断中仍占很小份额。
2021年,与天气有关的生产损失约占全球核能发电量的0.33%。河流流量低、温度上升和极端高温是主要因素。
报告表示,在长期恶化的气候情况下,南欧可能会看到一些全球最大的40℃以上的极端温度和连续干旱天数的百分比增加。这一结果,特别是对南欧潜在的核电站厂址而言,如果决定核电站应继续运行,则有必要制定与严格的安全修订相关的适应规定。
关键词:
-
欧洲去年经历最热夏季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化石能源
-
编造、传播与期货交易有关虚假信息,上海点钢电子商务被证监会罚款30万元
-
焦点日报:北向资金净卖出14.47亿元,贵州茅台、药明康德等获加仓
-
头条:美联储十次加息白加了?美股美元重回加息前水平,策略师这么解释
-
全球今亮点!“会计数字化转型的中国经验”主题论坛顺利举办
-
【焦点热闻】用电负荷频创新高 央企能源保供备战“迎峰度夏”
-
从“农机专业村”看小麦机收变化-环球简讯
-
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升 内蒙古将推出七大类2500多场体育赛事活动-环球头条
-
华住拟提速下沉市场酒店扩张,3年内宜必思将达500家_环球观热点
-
即时焦点:又一航司股权将被拍卖,还有航空公司待价而沽
-
存储芯片股上涨:供给格局持续优化,但仍需静待市场回暖
-
环球信息:“她影时代”到来,陈可辛为何喜欢强悍女性角色|上影节
-
三大指数午盘集体收跌;工业富联股价再创新高丨早市热点_讯息
-
光刻胶龙头上半年净利或翻倍,相关板块应声上涨-视讯
-
热点评!宁德的时代,还是时代的宁德?
-
港交所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 投资者要注意什么?专家解读_要闻速递
-
世界速看:山西太原:打击违法犯罪 守护绿水青山
-
天天微资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一季度共接收并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104909件
-
财政部:5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6521亿元,同比增长约33%
-
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50% 通讯
-
两部门:开展城市试点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京东618再创新纪录,“一键价保”被点击6.6亿次
-
全球热头条丨国家能源局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作;2023暑期档总票房破15亿丨明日主题前瞻
-
本周四只新股登陆创业板,发行价最高破发最凶|新股观察 天天看点
-
环球新消息丨管涛:人民币再度破七后,央行为何“只说不做”|汇海观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