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讯:每分每秒,都是全力以赴——急诊科里的新春见闻
新华社广州1月23日电 题:每分每秒,都是全力以赴——急诊科里的新春见闻
新华社记者 黄浩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医生!快!”1月21日除夕夜22时左右,急救车到达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急诊科门口,骨科值班医生梁家畅已准备到位,将在家不慎摔倒的关婆婆迅速接往治疗室进行缝合与进一步诊治。
春节假期,记者走进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急诊科,在这方洁白的天地里,众多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守护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大德路总院急诊科副主任叶烨在一线工作了18年,记不清多少个春节值班在岗,“全体医护人员都一样,先是群众生命安全,其次才是假期团圆。”
叶烨介绍,假期前两天急诊接诊量约450人,数量趋缓。“虽然接诊量少了,但急诊科不会有丝毫松懈。出现就诊高峰时,我们会立即调度人员,减少病人等待时间,每分每秒都是全力以赴。”他说。
梁家畅作为急诊科的一名“新兵”,经过医院的系统培训,已经可以胜任急诊科急、快、准的工作环境。第一次在急诊科值春节班,梁家畅说:“要和病人多沟通,不放过任何细节,才能找到真正的病因。”
春节期间,梁家畅接诊了一名自称髋骨痛的患者,但在详细查体时,他发现患者的痛感不对,进一步询问后得知患者有肾结石、胆结石病史,他将内科医生请来进行会诊,最终确定患者的问题在内科。
叶烨说,医院有一套完整的预案。不仅科室做了方案,急救队也整装待命,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医院成立了由院长张忠德为组长的巡诊专家组,确保医疗安全和提升新冠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
“所以我们不只是急诊医生值班,而是整个医院全部科室都在支持急诊救治工作。”叶烨说。
在急诊科工作了17年的护士胡英春节期间正好轮值急诊科护士台分诊导诊,救护车返程时会提前和她沟通患者情况,她协调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紧密衔接。“在急诊科工作节奏很快,时间分秒都要抢。”
救护车刚送来一名哮喘发作的中年男子,呼吸困难,护士陈桂合快速为患者插上鼻导管进行吸氧,同时抬高患者上半身体位,抓住他的手说:“不要怕,大口呼吸,保持节奏!”在陈桂合的引导下,患者的情况和情绪都逐渐稳定下来。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屹介绍,春节期间,广州市120急救指挥系统保持24小时应急值守,每日用于保障院前救护车的运力不低于200辆。全市188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急诊24小时开诊,保障市民看病就医需求。同时,成立了医疗救治多学科专家组和重症机动医疗队,全力保障重症患者救治。
-
环球即时:蹭热度也要适度!有咖啡店售卖“莲花清温咖啡”?查!
-
内蒙古实现档案查询“掌上办”
-
准格尔旗: 吃着 “六六八八”过大年
-
报告预计2025年国内增程式电动汽车销量有望突破50万辆
-
今日热讯:2022年新增社融超32万亿元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大
-
世界观速讯丨民生直通车丨2023年春风行动将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
-
玉兔迎春启新程——全国各界群众欢度春节
-
兔年春晚:中国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年夜饭” 天天热资讯
-
世界热点!度过最艰难一年,机票代理人忙起来
-
世界快资讯:水银温度计“便宜又好用”!为何要全面禁产?
-
2022年内蒙古GDP为23159亿元,同比增4.2%
-
全球实时:“疫问”系列报道 没“阳过”原因何在?春节需要注意点啥?专家回应
-
【强信心谋发展开新局】让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
春节红包大战静悄悄 | 一佳之言-焦点关注
-
国家乡村振兴局2023年稳步推进乡村建设_天天动态
-
【环球聚看点】一颗胡麻籽的“新生”
-
过年丨阿里披露平台数据:热腾腾的“团圆经济”回来了
-
天天观天下!新春走基层丨“冰雪迎春”成中原人过年“热菜”
-
【新春走基层】“塞上老街非遗庙会”正月初六正式启幕_全球看热讯
-
滚动:【众志成城 同心抗疫】呼和浩特全力做好农村新冠病毒感染者医疗救治工作
-
国家开发银行2022年人民币贷款余额新增1.06万亿元
-
今日热讯:年夜饭一桌难求,新地标人潮涌动——透视新春消费新热力
-
新春走基层丨市场旺 团圆乐 信心足——长春假日消费市场见闻
-
重现“烟火气”的郑州:有饭店满座满订,有堂食排号数百
-
睡梦中收到裁员邮件!谷歌全球裁员1.2万,科技人才高薪时代即将结束?|天天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