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点评!在返乡列车上,听“打工人”的心声
人潮再现的福州火车站,伴随着车站的广播声,1000多名旅客陆续登上了K1268次列车。
这趟从福州开往重庆北的火车,是在闽的川渝等地农民工最为“钟爱”的返乡列车之一。农民工兄弟们这一年过得怎样?对来年又有什么打算?春运期间,我们一同登上K1268次,听听老乡们的新年心声。
“这一年,不容易”
(相关资料图)
“已经上车喽”“一切平安”“明天中午就到”……伴随汽笛声响起,K1268次列车的硬座车厢里渐渐热闹起来,背着大包小包的乘客们一边寻找落脚的地方,一边扯着嗓子向电话那头的家人报平安。
这是郭观林来福建的第九个年头了。这个年近六旬的广安老汉,干过保安、进过工厂,如今在福州的一家箱包厂里打工。对他而言,过去这一年并不轻松。由于外贸形势不景气,他所在的箱包厂效益下滑,年底夫妻俩理了理工资单,只攒下来三万多元。而前些年,两口子一年可以有八万元左右的结余。
列车疾驶,拥挤的硬座车厢里,工友们聊着天南海北的故事。许多人都感慨,疫情反复影响下的2022年,“真是不容易”。
2022年,不少建筑工地受到疫情的影响,也波及打工人的钱袋子。周爵伍和妻子是工地上的一对“夫妻档”。去年下半年在疫情影响下,工地三个月没开工,两口子在出租屋里闲得心发慌。“家里两个儿子,为了他们结婚能有套新房,怎么也得再拼一拼。”周爵伍说。
今年夫妻俩攒下的钱不多,但周爵伍没有气馁,早早联系工头为明年做准备。“现在还不确定返工后还能不能在这个工地干,没有还得继续找下家。”周爵伍说。
来年的工作、欠薪的苦恼、裁员的担忧……车厢里,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过去一年的酸甜苦辣。
“虽然挣得不多,但老板没有裁员,我们就要坚持下去共渡难关。”郭观林说。
“这一年,很温暖”
在福建,有100多万四川籍务工人员。拔地而起的高楼、灯火通明的车间,都有他们默默奉献的身影,而他们也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来自四川达州渠县的唐小洪早早赶来火车站,这是他时隔七年又一次返乡过春节。列车才刚刚启程,他就迫不及待地和家人通电话。“今年看爸妈老了不少,寻思着不管挣多少钱,都要回去陪陪家人。”唐小洪说。
这趟K1268陪伴唐小洪往返多年,见证了他的“打工足迹”。不同的是,今年在当地商会的帮助下,他和妻子都拿到了免费车票,能省下来五百多元。上车时,福州火车站还为他们赠送了爱心防疫包,给大家戴上了御寒的红色围巾,这让他们感受到阵阵暖意。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四川达州驻福州农民工服务站站长邓仁锋说,福州火车站与四川省人民政府驻厦门办事处联合举办了“畅通春运返乡路活动”,开行免费务工返乡专列,260多名老乡拿到了免费车票。
常玉凤与王兴琴也都拿到了免费车票,作为四川渠县老乡,两人在泉州晋江一家玩具厂一待就是20多年。常玉凤感慨,出门在外,最温暖的除了有家乡人的陪伴,还有工厂的照顾。今年厂里效益不好,但到了岁末,老板还是给大家发红包鼓劲,甚至还往自己80多岁的母亲手里塞了一个。常玉凤说,相伴20多年的工厂已经成了半个家。在这里,外地员工和本地人一样可以慢慢走上管理岗位,这让她感到,流水线虽然枯燥却并不冰冷。
列车上,许多人与常玉凤有着共同的心声。年轻时,他们挎上行囊,跟随列车来到异乡,在工厂与工地里度过青春。过去一年虽然艰辛,但总有温暖让他们选择坚守在此。
“去远方,归故乡”
拥挤的K1268次列车中,一眼看去,多是中老年人。从几十年前背上行囊,奔赴沿海打工,到如今儿女逐渐长成,很多农民工开始面临继续漂泊与回归故乡的又一次选择。
操劳大半辈子,不少农民工最终还要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他们或在家乡的城区购房落户,或在农村老家建造新房。王本轩的孩子去年大学刚毕业,在成都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有着稳定的收入。一个人在福州时,他常常畅想“退休”后的日子。
“虽说农民工没有退休的概念,但过些年孙子出生了,老在外面漂也不是办法。”王本轩所在的村子近年来经过农田改造、退林还耕,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离开土地大半辈子的他,倏而发现,田园牧歌的生活还是自己更加向往的归宿。
与自己父母相比,远方还是故乡,下一代人拥有了更多的选择。
在这支返乡的队伍里,来自四川达州的“95后”黄雪是为数不多的年轻人。作为“福漂”二代,她在福州度过了中学和大学时光。黄雪说,与走出大山的父辈不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这代务工人员子女,不再只是囿于工厂、工地或是故乡的农地,她们拥有更多尝试的勇气和能力。
来福州久了,黄雪不仅成了不怎么吃辣的川妹子,有时候还会跟老乡科普起福州的俚语,“七溜八溜不离‘虎纠’”。如今,她在福州开了两家美容店,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让操劳大半辈子的父母早点退休。
从天色微明到夜色苍茫,2000多公里的距离,26个小时的硬座,是远方,也是故乡。K1268次务工返乡专列,满载“打工人”驶向日夜思念的家乡。
关键词:
-
环球即时:蹭热度也要适度!有咖啡店售卖“莲花清温咖啡”?查!
-
内蒙古实现档案查询“掌上办”
-
准格尔旗: 吃着 “六六八八”过大年
-
报告预计2025年国内增程式电动汽车销量有望突破50万辆
-
今日热讯:2022年新增社融超32万亿元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大
-
世界观速讯丨民生直通车丨2023年春风行动将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
-
玉兔迎春启新程——全国各界群众欢度春节
-
兔年春晚:中国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年夜饭” 天天热资讯
-
世界热点!度过最艰难一年,机票代理人忙起来
-
世界快资讯:水银温度计“便宜又好用”!为何要全面禁产?
-
2022年内蒙古GDP为23159亿元,同比增4.2%
-
全球实时:“疫问”系列报道 没“阳过”原因何在?春节需要注意点啥?专家回应
-
【强信心谋发展开新局】让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
春节红包大战静悄悄 | 一佳之言-焦点关注
-
国家乡村振兴局2023年稳步推进乡村建设_天天动态
-
【环球聚看点】一颗胡麻籽的“新生”
-
过年丨阿里披露平台数据:热腾腾的“团圆经济”回来了
-
天天观天下!新春走基层丨“冰雪迎春”成中原人过年“热菜”
-
【新春走基层】“塞上老街非遗庙会”正月初六正式启幕_全球看热讯
-
滚动:【众志成城 同心抗疫】呼和浩特全力做好农村新冠病毒感染者医疗救治工作
-
国家开发银行2022年人民币贷款余额新增1.06万亿元
-
今日热讯:年夜饭一桌难求,新地标人潮涌动——透视新春消费新热力
-
新春走基层丨市场旺 团圆乐 信心足——长春假日消费市场见闻
-
重现“烟火气”的郑州:有饭店满座满订,有堂食排号数百
-
睡梦中收到裁员邮件!谷歌全球裁员1.2万,科技人才高薪时代即将结束?|天天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