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插好,马斯克给你切脑,Neuralink临床实验获FDA批准,脑机接口计划到达新里程碑 天天时快讯
马斯克的脑机接口梦,又到达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就在刚刚,Neuralink震撼宣布:脑机接口实验的首次人体临床研究,已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
(相关资料图)
果壳网CEO姬十三激动评论道:这是脑机接口领域的一大步!碳基+硅基融合有望了,或许,5-10年内就能实现。
据悉,目前临床实验还未开放招募,但应该不会久了。
有意成为「碳基+硅基」生命的同学在哪里?请举起你们的双手!
01 马院士的艰难求索
这波Neuralink获得FDA的批准,可以说是给脑机接口事业画了个冒号。
Neuralink成立于2016年,吸引了一些顶级神经科学家加入。
Neuralink一直致力于开发一种小型设备,将人脑和计算机相连。
这个设备由电极线组成,放置设备需要钻入颅骨。
Neuralink希望,能用这种设备帮助瘫痪或创伤性脑损伤的人,仅使用思想就能进行通信、控制计算机。
而马斯克最终的星辰大海,是希望用脑机接口让人类跟上AI的脚步。
自打2019年开始,狂人马斯克就开始四处宣传。
不过,马斯克也知道自己不能打无准备之仗。Neuralink2016年成立,直到2022年才去找FDA,让他们批准脑机接口人体实验。
然而彼时的FDA还是对这项技术有很多担心,把马斯克给拒了,怕小马没治成病反倒把人搞出问题。
FDA的拒绝名正言顺,主要是出于「重大安全问题」。
因为大脑非常非常柔软,非常脆弱,迁移的电线会诱发炎症,损害大脑关键区域的功能并让血管破裂。
多个小部件和电线可能在大脑中移位,而这会造成损害。
如果连接到电池电流的设备的任何组件发生故障,电流也可能会损害脑组织。
甚至还有设备过热的问题,而在允许测试之前,这些错误和问题都需要一一克服。
对于患有衰弱疾病的人来说,这种技术的突破都代表着潜在的希望。但将异物(更不用说大量异物)放入大脑,从根本上就是危险的。
话虽如此,然而,美国科技公司Synchron却在脑机接口上的试验已经领先Neuralink一步。这家公司早在2021年获得FDA批准,并在去年7月完成了美国「首例」脑机接口手术。
现在,Synchron已经招募了第一位患者进行了临床实验。Synchron的设备比Neuralink的设备侵入性更小,使用的技术也不同。
不过,虽然FDA已经批准,但Neuralink表示还没有开放临床试验。
在推文中,Neuralink也表示,这次批准是里程碑的一步,未来将能用这项技术帮助许多人。
马斯克也放下豪言壮语,表示对Neuralink的设备安全性已经非常有信心了,也愿意植入到自己孩子的身体中去。
他设想,无论是残疾人还是身体健全的人都可以非常方便地接受手术,植入设备。这些设备能治疗的疾病涵盖面很广,从肥胖、自闭、抑郁、精神分裂等等,都有用武之地。
02 谁是第一个刀下鬼
这意味着什么?
从此,Neuralink将给活人的头部植入设备。
在去年11月,马斯克曾在发布会现场这样表示:距离Neuralink的第一次人体实验还有大概六个月的时间。
我很确定,如果有iPhone 14可用,你肯定不会希望留在你脑子里的是iPhone 1。
他的承诺,罕见地成真了。
让我们畅想一下,谁会报名临床实验招募,成为脑机接口实验的第一个志愿者呢?
或许,是希望得到医疗救治的人;或许,是想在聚光灯下站在马斯克身边,一战成名的人;或许,有没有可能是马斯克本人?
毕竟他曾经公开声称,在将来的某个时间,肯定会把脑机设备给自己的大脑植上。
如果你现在就按捺不住激动想报名临床实验的话,恐怕还得再等等Neuralink的消息。
03 终于松了一口气
不论如何,这一消息无疑让马院士和他的Neraulink松了口气,毕竟,公司与监管机构之间一直以负面新闻居多。
此前,Neraulink不仅发起的临床试验申请遭FDA拒绝,而且还被指责对研究动物进行虐待,并因运输含有猴子组织和病原体的污染植入物违反了运输管理条例。
当时,Neuralink否认了这种说法。
他们回应了非营利组织负责任医学医师委员会 (PCRM) 的联邦投诉,并表示,我们的实验室确实符合、并且一直符合联邦规定的标准。
通常情况下,当FDA拒绝一个临床试验的申请时,它会愿意详细地解释为何认为该试验计划不足。
Neuralink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解决联邦监管机构的关注点,这对公司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现在,最主要的障碍已经清除。
近来,Neuralink也一直没闲着,在推特上不断更新关于脑机接口的一些进展。
比如,Neuralink的手术机器人使用先进的成像系统来检测大脑,在远离血管的地方插入电极线。
同时,工作人员还测试手术机器人每个高精度摄像头的准确性。
你能够看见机器人所做的精细过程。
使用动态机械分析仪对电极线进行疲劳测试,并识别其机械性能随时间的变化。
为了确保安全和提高效率,Neuralink还测试了植入物的热性能。
下面是拍摄的红外图像,以检测在充电线圈在不同位置充电时,植入物底部表面依旧不热。
当然了,实践出真知。
Neuralink团队在一起进行模拟实验,以快速测试,并改进手术。
虽然获得了FDA的批准,但脑机接口的大规模使用仍然遥远。
前FDA官员、科罗拉多大学神经外科和生理学副教授Cristin Welle说,Neuralink的设备至少还需要5到10年,才能实现商业化。
此前,Synchron从获得FDA批准到实际植入,花了将近一年。
04 网友:让我第一个
已经有网友自愿成为Neuralink第一个「插管」的人。
「我想成为第一批实验的人,我知道所有的风险,并愿意签署任何必要的文件。」
1999年,我曾做过一个梦,梦中的人告诉我他使用了Neuralink出现在我的梦中,他还向我介绍了Starship,我等待这一切实现已经过去了24年,它们之间以某种方式联系在一起,请见证我说的不假。
还有人已经排上队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等到临床试验延伸到医疗领域。我很愿意申请。
别废话,赶紧给我连上。
人机交互下一个新纪元来了。
本文来源:新智元,原文标题:《电极插好,马斯克给你切脑,Neuralink临床实验获FDA批准,脑机接口计划到达新里程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关键词:
-
世界视点!收盘丨沪指涨0.35%,人工智能板块大涨
-
环球资讯:“东数西算”趋势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亟需提前搭建
-
简讯:奇安信发力“数据安全” 千亿蓝海迎来国家队
-
全球股市波动这里还是避风港,美元指数缘何逆风上扬
-
当前观察:即将首航!国产大飞机C919周日上海飞北京
-
美国研究首次系统性定义“长新冠” ,12种“后遗症”症状列入
-
关注:华夏基金上线工商银行财富号 强强联合双向赋能
-
张文宏:出现第二波疫情是科学规律,但整体波幅低症状轻医疗资源应对有效-当前快报
-
激发乡村特色产业新动能(做好乡村“土特产”文章)
-
【天天播资讯】北京市积极开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
环球新消息丨举报事件发酵 长城汽车、比亚迪再次下挫 长城汽车一度跌超6%
-
九部门:力争到2025年新增相关领域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1000家以上
-
每日速递: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超8亿千瓦 约为36个三峡电站的总装机容量
-
农业银行:截至2022年末乡村振兴领域贷款余额达7.31万亿元
-
【播资讯】助力解决职工“带娃难”,家庭托育如何发力?
-
世界资讯:网易Q1游戏相关毛利率创近年新高,《蛋仔派对》带动业绩增长
-
长城实名举报比亚迪的焦点:高压油箱到底是个啥?
-
人均GDP十强普通地级市:鄂尔多斯、克拉玛依超越北上广深-实时焦点
-
今日播报!王兴展望美团二季度:聊了本地生活、消费复苏和AI
-
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比过半,“高碳锁定”的建筑业亟待破局_每日速递
-
6天5板丰立智能:公司产品尚未应用于人型机器人领域 全球讯息
-
长城汽车:公司经营状况稳健,并未发生重大改变
-
大股东清仓式减持后,剑桥科技股价再创新高,年内涨超5倍
-
当前滚动:央行上海总部:4月长三角地区人民币贷款增加1973亿元 同比多增636亿元
-
中西部非省会城市十强:排名变化明显,前三之争胶着|秀言城事_全球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