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何以致命?超40℃高温来袭,如何预防? 环球看点
近日,北方大范围地区开启炙烤模式,多地最高气温超过40℃。中央气象台18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新疆南疆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40℃以上。
持续高温天气,有地区出现了热射病病例。近日,北京一名中年女性因热射病出现了多脏器功能衰竭,虽然经过近7小时抢救,但仍不幸离世。作为高温杀手,热射病是一种什么病?超40℃高温来袭,如何预防热射病?听听医生怎么说。
01
【资料图】
出现先兆中暑现象怎么办?
高温下,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消化、神经、泌尿和循环系统会出现生理功能的变化,当变化超过人体可承受范围时就容易中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贺明轶提醒,高温环境下,如果出现头晕、头疼、四肢无力、口渴、多汗、心慌、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但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就是先兆中暑。
贺明轶表示,如果出现了先兆中暑现象:
首先要尽快离开高温、高湿、封闭的环境,然后到通风阴凉的地方;
病情不太重的情况,可以适量饮用一些清凉的饮料,比如淡盐水、盐茶水或者含盐的清凉饮料;
可以用冷毛巾擦拭降温,一部分病人症状能得到改善;
家里可以备一些常温绿豆汤,也有解暑降温的效果。
02
如何预防热射病?
专家介绍,重症中暑按临床表现不同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其中以热射病最为凶险, 它伴有多器官损伤,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热射病的突出特征是无汗、高热,并且神志模糊。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朱华栋说,公众要关注天气变化,尽量避开高温高湿的环境。 目前,没有治疗热射病的特别药物。“如果发现病人出现特殊情况,比如已经脑子不清楚,要将病人挪到阴凉下,把衣服解开,用温水凉水擦拭身体,或者用电风扇吹,及时送医。”
高温高湿的气候因素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6月到9月是热射病高发的时段。
朱华栋介绍,并非只有在户外作业的人员是高发人群,一直在室内也有可能“中招”。“在封闭的温度很高的环境,再加上一些老年人有些基础病,体温散热出现问题,会出现非劳力性热射病;此外,还有坐月子,夏天天气闷热再关着门窗,也容易发生热射病。”
03
如何预防“空调病”?
高温难耐,不少朋友喜欢待在空调房躲避炎热,但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不仅容易头晕、头痛,还会有食欲不振、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等症状,被统称为“空调病”, 特别是老人、儿童和妇女更易感。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肖汉建议:
在空调屋里尽量选用长袖衣服,大汗淋漓时不要直接吹空调;
吹空调时要注意通风透气;
在空调房间待得时间比较长,要注意补水;
最适宜的温度是26度,选择低档的风,不能直吹,尤其不能睡觉时冲头吹;
觉得足够凉爽可以停或者间断停一下空调,两三小时间断停为宜。
专家提醒,高温天气,要多喝水,减少高脂饮食,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等食品摄入,如蛋、奶、蔬菜和水果等,要控制高糖、酒精饮料饮用和冰镇品食用。
如身边有人中暑,将其迅速转移到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的做法是错误的,将患者转移到22—25度的环境最适宜。
关键词:
-
每日资讯:农村派出所里有个“辅警指挥中心”
-
金融“养料” 为制造业企业“输血”“造血” 当前速递
-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消费提示
-
全国麦收已进入尾声 夏种夏管接续展开_全球播报
-
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份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全球今亮点
-
北京:购买医疗机构预付卡7日内未消费可退费|世界今亮点
-
市场需求延续弱势——水泥行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_当前聚焦
-
中国跨境电商年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全球头条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三明医改见闻:聚焦慢病管理 守护群众健康
-
“千万工程”调研行丨有“颜值”,更有“产值”——杭州临平美丽乡村走访见闻
-
当前热点-卷王极兔递交招股书,快递业开启新一轮内卷?
-
麦收时节丨全国麦收进度已过九成 多地麦收加紧进行
-
环球今头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
国家医保局推出首批十六项医保服务便民措施
-
世界今日报丨国家反诈中心推出《2023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
-
【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二连浩特口岸“两步申报”应用率创历史新高|播资讯
-
焦点报道:五部门发文增强金融服务能力 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
前5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近10万亿元 每日观察
-
去年全国6家三甲医院专利转化合同金额超亿元 上海两家医院转化量超百件
-
天天观点:欧盟气候监测机构:6月初全球平均气温创新高
-
世界新消息丨如何科学应对猴痘病毒?专家回应热点关切
-
5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约33%,什么原因?|当前最新
-
多家自动驾驶公司布局线控底盘,千亿级市场有望迎来爆发
-
世界今亮点!国开证券原总裁侯绍泽一审被控受贿3078万余元
-
世界播报:上海今日启动“亮剑浦江·消费领域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专项执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