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焦点!知名百亿私募酝酿“重大变更”,股权变化早有征兆,“接班人”计划出炉?
过去一年,百亿私募掌门人张弢曾是“话题人物”。
(相关资料图)
他曾是中生代私募基金经理的代表人物,管理规模和长期业绩也曾表现不错。
但市场对其真正的动向并不十分明晰,更没有明确答案。
同时,近年张弢旗下私募产品业绩亦遇到一定压力,与诸多同行机构类似。
而近日,张弢执掌的泓澄投资突然酝酿重大股权变更,而相关申请提交后数日内遭到监管退回,期间所涉及细节引发外界关注。
这家受到诸多投资人关注的私募,内部将迎来怎样的变化?
一些蛛丝马迹已经浮出水面······
近期提交重大事项变更
据行业协会备案信息,2023年6月5日泓澄投资提交了重大事项变更申请,主要涉及主体资格证明文件及相关内容变更、出资人变更。
而且,这家私募提交相关变更申请后,很快就收到中基协的反馈,最新状态为”退回补正“。
这至少说明了两点:
一、泓澄投资最近一次提交的变更申请未获有关方面“接受”;
二、泓澄投资可以重新修改或补充申请材料之后,再次提交审核申请。
果然,6月16日,协会再次发布信息,泓澄投资已再次提交材料,状态显示为“正在办理“。
变更哪方面信息?
那么,泓澄投资究竟是提交了什么重大的变更事项呢?
限于公开信息有限,外界无法得知具体的变更事宜,但结合,近年泓澄投资的“动向”看,此次变更估计事涉颇为重要。
否则就不会形成“重大事项变更”。
而从渠道传来的消息显示,外界目前最关注的是两点:
其一、泓澄投资的内部治理结构,会否在此次变更后发生实质性变化?
其二、泓澄投资的“核心人物”,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张弢的“角色”是否会在此次变更后发生实质性变化?
年初股权结构异动
从工商资料看,泓澄投资近期确有变化。
2023年2月,泓澄投资新增了一位股东方,并将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增加至1350万元。
天眼查显示:泓澄新增的股东为“北京泓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下图),持股占比为25.93%。
穿透后,泓澄的新增股东背后,除原实控人张弢外,出现了一位关键人物——厉成旭。
公开信息显示:北京泓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1月21日,两位股东分别为张弢和厉成旭,持股比例分别为71.43%和28.57%。
据悉,厉成旭也是泓澄投资的创始团队成员,属于张弢的“大弟子”。此前他在嘉实基金研究部任职,主攻消费品行业研究,之后跟随张弢参与私募创业。
同时,在厉成旭间接入股后,泓澄投资的实际个人股东扩大为三个。其余两个自然人股东均是创始股东,即张弢和崔超,最新持股比例分别为68.89%和5.19%。
其中,崔超早年曾在嘉实基金担任客户经理,与张弢有事业交集,之后一同创业,并全面负责市场部和公司日常运营工作。
创业表现“曾经亮眼”
泓澄投资成立初期,业绩一度遭遇压力,这与2015年成立时点有密切关系。
但这家私募机构很快调整过来,并形成业绩和规模的双丰收。随着2019~2020年行情展开,泓澄投资的管理规模快速迈过百亿大关,并至今不退。
业界通常认为,这与泓澄的创始人、前明星基金经理张弢的能力不无关系。
复盘发现,泓澄投资代表产品2019年度收益43%,跑赢沪深300指数10个点,这在当时主观多头私募中并不突出。
但到了2020年,泓澄投资代表产品年度收益超70%,跑赢沪深300指数高达40个点。业绩效应下,旗下产品变得“好卖”,成为诸多代销渠道力推的私募管理人,之后规模迈过百亿大关。
2021年,也就是抱团股解崩之年,而泓澄投资产品跌幅仅1个点左右,基本稳住业绩,这点也让它的客户流失并不显著,规模相对稳定。
相对业绩“有起有伏”
不过,到了2022年,泓澄投资开始经历一系列外部压力。
其中一个压力,就是与业绩有关,泓澄产品全年净值涨幅跑输宽基指数,造成在市场高点(2020年末、2021年一季度)发行的产品,净值在1元面值以下区域。
这种情况在诸多基金同行中较为普遍,但对于在高点慕名申购新产品的投资者来说,可能持有体验不会太好。
另外,围绕着创始人业内也有各种关注和“传闻”,这亦带动了更多的关注。
而张弢的关注度本来就不小。作为公募机构转行私募的明星投资人物,张弢一开始就吸引了许多关注。
他早年曾在兴安证券担任研究员,2005年9月加盟公募基金机构,历任基金经理、董事总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2007年他开始操盘执掌社保基金组合和企业年金账户,2009年开始担任公募基金经理,曾管理“嘉实泰和”、“嘉实研究精选”等产品。
2014年-2015年上半年,A股出现指数级行情,一批公募知名基金经理选择“公转私”。2015年4月,张弢正式成立私募泓澄投资。
至此,它成为该司创业的诸多明星基金经理中的又一位,此前包括赵军(淡水泉)、詹凌蔚(观富资产)、刘天君(泰旸资产)、顾义河(禾永投资)、马惠明(沣沛投资)都已前后脚创业。
在同辈中,张弢的表现其实一直不错,业内认为这多与其中观视角、灵活布局的投资风格有关,也有其敢打敢拼敢交易的投资性格的原因。
而就是这样一位在私募领域“如鱼得水”的基金经理,未来会怎样,也格外引人好奇。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关键词:
-
全球热头条丨国家能源局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作;2023暑期档总票房破15亿丨明日主题前瞻
-
本周四只新股登陆创业板,发行价最高破发最凶|新股观察 天天看点
-
环球新消息丨管涛:人民币再度破七后,央行为何“只说不做”|汇海观涛
-
机构论后市丨年内最佳机会逐步展开中;配置上坚持业绩为纲
-
中国加入CPTPP最新进展!递交了交流文件,专家解读来了
-
即时:“双创板”10余家拟IPO企业卡在注册环节,批文难获为哪般
-
每日资讯:农村派出所里有个“辅警指挥中心”
-
金融“养料” 为制造业企业“输血”“造血” 当前速递
-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消费提示
-
全国麦收已进入尾声 夏种夏管接续展开_全球播报
-
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份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全球今亮点
-
北京:购买医疗机构预付卡7日内未消费可退费|世界今亮点
-
市场需求延续弱势——水泥行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_当前聚焦
-
中国跨境电商年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全球头条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三明医改见闻:聚焦慢病管理 守护群众健康
-
“千万工程”调研行丨有“颜值”,更有“产值”——杭州临平美丽乡村走访见闻
-
当前热点-卷王极兔递交招股书,快递业开启新一轮内卷?
-
麦收时节丨全国麦收进度已过九成 多地麦收加紧进行
-
环球今头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
国家医保局推出首批十六项医保服务便民措施
-
世界今日报丨国家反诈中心推出《2023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
-
【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二连浩特口岸“两步申报”应用率创历史新高|播资讯
-
焦点报道:五部门发文增强金融服务能力 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
前5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近10万亿元 每日观察
-
去年全国6家三甲医院专利转化合同金额超亿元 上海两家医院转化量超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