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报资讯】时隔30年日本终于涨薪!但还是跑输了通胀
日本“三十年如一日”的工资终于涨了。
智库东京商科研究公司(Tokyo Shoko Research)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所有大型日企都提高了工资,大型工会成员的工资上涨了4% ,创下30年来的最高涨幅纪录。
日企与工会的工资谈判初步结果上月出炉,日本大企业在今年春季为员工加薪3.91%,创下近30年来的最高水平。
(资料图片)
工资上涨对于饱受通胀困扰的日本普通家庭而言,是个好消息,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打败了通胀。
4月份,日本名义人均现金工资仅同比增长1%,而扣除了通胀因素后的实际工资收入同比下降3.0%,为连续13个月同比负增长。
另外,该智库研究显示,四分之一的中小型企业没有加薪,这些雇主拥有全日本三分之二的员工。
这意味着,工资追不上物价的窘境目前并未得到真正改变。
30年不涨工资的背后
过去30年来,日本工资稳如磐石,在欧美国家工资持续上涨的同时,坚定在近乎水平的位置向右滑动。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的数据, 2021年日本的平均年薪为39711美元,近比1991年的37866美元高了1845美元。
30年的工资累计涨幅不到5%,相比之下,法国、德国等其他G7国家的工资涨幅为34%。
而从整体来看,日本工资水平也远低于欧美国家。
日本平均工资近为经合组织平均水平(约51000美元)的四分之三。
根据美国金融软件公司Intuit的数据,纽约一名咖啡师的年薪约为 22500 美元,作为对比,日本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东京一名咖啡师的年薪为 219 万日元(约合15700 美元)。两者相差6800美元。
目前,日本工资水平处于发达国家中的“吊车尾”位置,甚至还不如隔壁的“老冤家”韩国。
造成日本工资“三十年如一日”的因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经济的长期不景气。
19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一蹶不振,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1991年至2021年间,日本GDP增长率平均下跌至0.7%,物价30年来也基本没有涨过。
在经济前景悲观的情况下,企业为了防止再次遭遇经济危机冲击,将大量的利润转换为存款,而非提高员工待遇。
这种“蓄水式”的经营模式,使他们先后平稳度过了随后的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新冠疫情的冲击。
期间,日本企业还基本上避免了大规模裁员。
然而,不加工资就意味着员工手头紧张,进一步导致消费降级、生产疲软、经济增长无力,这样一来,企业更没有安全感,更加不愿意涨薪。一个糟糕的恶性循环形成。
日本政府曾多次尝试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
过去十余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曾通过刺激政策帮助企业提高了利润,但并未能有效推动企业涨薪。
而现任首相岸田文雄则希望通过“新资本主义”政策改变这一点。
岸田文雄已多次向企业施压,呼吁他们涨薪,帮助日本家庭应对通胀上行。
他希望今年将最低工资标准从961日元(约合48.5元人民币)提高到1000日元,涨幅为4.2%。此外,他还主张对涨薪的公司给予税收减免。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法律规定政府不能干涉企业经营,因此岸田文雄能够说服企业加薪,可见他本人的政治手腕。
兼职、灵活就业人员比例飙升也是日本薪资增长缓慢的其中一个原因。
一般来说,在像日本这样老龄化严重和人口萎缩的国家,劳动力需求紧缺本应该会推动工资上涨。
但是,日本企业会选择雇用女性、学生、退休人员或外国人兼职,来避免用工成本增加。
据OECD日本事务部高级经济学家Müge Adalet McGowan称,到2021年,日本总劳动力中近40%从事兼职或灵活就业,大大高于1990年的约20%。
McGowan说:
随着这些非正规工人的比例上升,平均工资当然也保持在较低水平,因为他们赚得更少。
除此以外,日本独特的工作文化也间接造就了今天的局面。
传统“终身雇佣”制度下,公司在涨薪方面非常谨慎,以便在困难时期仍能够保持较低的用工成本。
McGowan表示,日本基于资历而非绩效的薪酬体系,降低了人们跳槽的积极性。
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对于很多打工人来说,一份稳定的工作要比更高的薪水或者升职更具性价比。
虽然“终生雇佣”近来出现动摇的迹象,但在日本依然根深蒂固,日本工人跳槽频率远不及西方国家。
“日本劳动力市场的最大问题是,顽固地坚持按资历支付工资,”日本著名战略家和投资者Jesper Koll此前告诉CNN,“如果引入真正的基于绩效的薪酬,将会出现更多的工作流动和晋升。”
通胀高企,工会取得“春斗”胜利,涨薪潮来袭!
去年以来,在全球主要央行开启激进加息风暴的时候,日本央行选择做一个“孤勇者”,坚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
日本政府的持续刺激,加上两年来能源价格高企,日本物价终于由“通缩”变为“通胀”。
日本4月核心CPI(剔除生鲜食品和能源)升至4.1%,创下1981年以来的最高纪录,5月份东京核心CPI同比增长3.2%,仍远高于央行2%左右的目标。
通胀高企也意味着普通居民的生活成本压力山大。6月初,从方便面,到瓶装酱油,日本国内数千种必需消费品集体涨价。
这使得日本工会在今年的春季劳资谈判中摆脱了“通缩”思维,开启了一场激烈的涨薪“斗争”,并在政府的声援下取得了不错的初步结果。
根据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5月份公布的“春斗”——日本大型企业与工会的工资谈判——第一轮结果,日本大企业在今年春季为员工加薪3.91%,创下近30年来的最高水平。
而本轮涨薪潮,则由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打头阵。
1月初,迅销宣布3月给优衣库日本国内8400名正式员工涨薪,最高涨幅高达40%!
经过本轮调整,普通员工起薪为30万日元(约合1.54万元人民币),门店经理起薪39万日元(约合2万元人民币)。
随后,涨薪的多米诺骨牌在制造、餐饮、金融等领域蔓延。截至目前,大多数日本商业巨头已经宣布大幅涨薪。
另外,企业日趋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也推高了毕业生的工资。
三井住友银行16年来首次上调了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涨幅超过24.4%,瑞穗和三菱UFJ银行分别将2024年起薪分别提高55000日元和50000日元。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近期调查,2023年4月入职的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同比增长了2.2%,为2010年以来最高涨幅。
目前还不清楚,由能源成本推高的通胀能持续多久,又是否会刺激日本多年来一直努力实现的那种正增长周期。
日本央行在最新的利率决议中预计,到2023财年中期,CPI(剔除新鲜食品)的同比涨幅可能会放缓,进口对CPI的传导效应减弱。此后,在工资加速增长等因素的支撑下,通胀预计再次升温。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关键词:
-
编造、传播与期货交易有关虚假信息,上海点钢电子商务被证监会罚款30万元
-
焦点日报:北向资金净卖出14.47亿元,贵州茅台、药明康德等获加仓
-
头条:美联储十次加息白加了?美股美元重回加息前水平,策略师这么解释
-
全球今亮点!“会计数字化转型的中国经验”主题论坛顺利举办
-
【焦点热闻】用电负荷频创新高 央企能源保供备战“迎峰度夏”
-
从“农机专业村”看小麦机收变化-环球简讯
-
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升 内蒙古将推出七大类2500多场体育赛事活动-环球头条
-
华住拟提速下沉市场酒店扩张,3年内宜必思将达500家_环球观热点
-
即时焦点:又一航司股权将被拍卖,还有航空公司待价而沽
-
存储芯片股上涨:供给格局持续优化,但仍需静待市场回暖
-
环球信息:“她影时代”到来,陈可辛为何喜欢强悍女性角色|上影节
-
三大指数午盘集体收跌;工业富联股价再创新高丨早市热点_讯息
-
光刻胶龙头上半年净利或翻倍,相关板块应声上涨-视讯
-
热点评!宁德的时代,还是时代的宁德?
-
港交所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 投资者要注意什么?专家解读_要闻速递
-
世界速看:山西太原:打击违法犯罪 守护绿水青山
-
天天微资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一季度共接收并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104909件
-
财政部:5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6521亿元,同比增长约33%
-
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50% 通讯
-
两部门:开展城市试点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京东618再创新纪录,“一键价保”被点击6.6亿次
-
全球热头条丨国家能源局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作;2023暑期档总票房破15亿丨明日主题前瞻
-
本周四只新股登陆创业板,发行价最高破发最凶|新股观察 天天看点
-
环球新消息丨管涛:人民币再度破七后,央行为何“只说不做”|汇海观涛
-
机构论后市丨年内最佳机会逐步展开中;配置上坚持业绩为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