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达70亿元!氢能“独角兽”再次赴港上市-全球新消息
日前,氢能“独角兽”企业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鸿氢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申请在港交所上市。
这是继去年11月递表港交所未果后,国鸿氢能的再一次尝试。若此次能够顺利在港交所实现IPO,国鸿氢能将成为继亿华通之后第二家在香港上市的氢燃料电池企业。
(资料图)
估值达70亿元
工商资料显示,国鸿氢能成立于2015年6月,是一家专注于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技术型氢燃料电池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公交车、重卡、轨道交通及船舶等运输行业,以及分布式发电、备用电源发电等场景。
作为较早进入氢燃料电池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国鸿氢能受到资本青睐。招股说明书透露,自成立以来,国鸿氢能经过多轮股权转让和增资,合计获得外部投资约30亿元。据了解,目前国鸿氢能估值已达70亿元。
具体来看,早在2016年底,独立第三方深圳融鼎泽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深圳融鼎泽”)先后以人民币6000万元、9000万元从彼时国鸿氢能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手中分别获得其10%、15%股权。
2020年3月,广州鸿盛丰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通过投资人民币426万元获得国鸿氢能约0.71%的股权。同年10月,国鸿氢能获得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8亿元投资;2个月后,又获得包括共青城水大鱼大科技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张家港绿脉氢能发展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在内的共8名投资者合计约5.25亿元的投资。
2021年,国鸿氢能又新获得包括青岛城投氢动力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在内的共8名投资者合计4.75亿元的投资,加上同年11月获得的4.21亿元投资,两轮共计获得近9亿元融资。
2022年,国鸿氢能再次分别于8月、9月获得两轮投资,合计融资金额超10亿元,参与的投资者达18家。
三年亏损超12亿元
国鸿氢能在招股说明书中指出,公司主要通过销售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技术型氢燃料电池来获利,客户主要包括中国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
公开信息显示,自2017年至2022年,按氢燃料电池电堆出货量计,国鸿氢能连续六年均排名第一,累计出货量已超过550兆瓦。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按氢燃料电池电堆出货量计,公司占有中国市场份额24.4%,排名第一;按氢燃料电池系统出货量计,占有中国份额21.8%,排名第二。
但国鸿氢能的业绩并未像出货量那样“好看”。根据招股说明书,2020年—2022年度,国鸿氢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4.57亿元、7.48亿元;同期分别录得亏损净额2.21亿元、7.03亿元、2.80亿元。三年合计录得亏损净额12.04亿元。
国鸿氢能指出:“公司录得亏损净额,主要由于四项因素。一是截至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录得股份支付(来源于单一最大股东股权的股权交易)及股权激励计划;二是与9SSL燃料电池电堆许可相关的无形资产减值亏损及存货减值亏损;三是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四是公司的业务规模于往绩记录期间持续扩大,因而导致相关开支增加。”
此外,国鸿氢能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2020-2022年,国鸿氢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从-8660万元、-5.61亿元、-2.61亿元,连续多年处于净流出状态。
“鉴于我们于往绩记录期间的毛利率下降、开支增加以及产生经常性亏损净额,即使我们的销量及收入可能因中国政府继续实施有利政策及监管制度以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而增加,在我们能够获得足够的采购订单并将我们的销量扩大到使我们能够盈利的规模经济水平之前,我们仍可能会继续亏损。”国鸿氢能表示。
行业发展初期风险多
当前氢能已成为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驱动因素的重要选择。2019年,氢能首次被写入我国政府的工作报告。2022年,中国发布首个《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为氢能产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及目标,同时首次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由于仍处在发展初期,当前氢燃料汽车规模仍然较小,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中的占比约为0.8%,与99.2%的锂电汽车销量相差甚远。
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指出,当前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规模相对较小,市场集中度高。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国鸿氢能最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分别约为1.12亿元、2.45亿元及2.56亿元,分别占同年收入的49.2%、53.6%及34.3%,而前五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分别为2.17亿元、4.02亿元及6.35亿元,分别占同年收入的95.7%、88.1%及84.9%。大客户依赖程度较高。
国鸿氢能指出:“我们可能因诸多原因,包括对我们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足、政府有关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政策出现变化、市场竞争加剧、未能及时或根本无法收回我们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等,而无法从我们未来的业务运营中产生足够的收入、利润或正现金流量。”
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末,国鸿氢能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分别为2.88亿元、6.47亿元及11.63亿元,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分别为495天、430天及521天,均呈上升趋势。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氢能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氢能产业未来前景广阔。
川财证券分析师孙灿指出:“完成本次港股发行后,国鸿氢能将成为继亿华通后第二家在香港上市的燃料电池技术公司。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中的公司纷纷寻求上市融资,成功后将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带来资本注入,推动产业化项目落地实施。”
本文作者李玲,来自中国能源报,原文标题:《氢能“独角兽”再次赴港上市》
关键词:
-
“沙县小吃”出海,背后有哪些神秘力量
-
环球观热点:全球首个RSV疫苗获批在华临床,中国厂商进展如何
-
多因素叠加下大宗商品有望反弹,业内提示“别投机囤货”
-
近9成“固收+”基金年内业绩回正,仍未走出规模低谷
-
鼠头鸭脖涉事企业被曝经营700多个食堂;30家、不分规模!华为据悉要求这些企业支付专利费丨大公司动态 环球微速讯
-
欧洲去年经历最热夏季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化石能源
-
编造、传播与期货交易有关虚假信息,上海点钢电子商务被证监会罚款30万元
-
焦点日报:北向资金净卖出14.47亿元,贵州茅台、药明康德等获加仓
-
头条:美联储十次加息白加了?美股美元重回加息前水平,策略师这么解释
-
全球今亮点!“会计数字化转型的中国经验”主题论坛顺利举办
-
【焦点热闻】用电负荷频创新高 央企能源保供备战“迎峰度夏”
-
从“农机专业村”看小麦机收变化-环球简讯
-
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升 内蒙古将推出七大类2500多场体育赛事活动-环球头条
-
华住拟提速下沉市场酒店扩张,3年内宜必思将达500家_环球观热点
-
即时焦点:又一航司股权将被拍卖,还有航空公司待价而沽
-
存储芯片股上涨:供给格局持续优化,但仍需静待市场回暖
-
环球信息:“她影时代”到来,陈可辛为何喜欢强悍女性角色|上影节
-
三大指数午盘集体收跌;工业富联股价再创新高丨早市热点_讯息
-
光刻胶龙头上半年净利或翻倍,相关板块应声上涨-视讯
-
热点评!宁德的时代,还是时代的宁德?
-
港交所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 投资者要注意什么?专家解读_要闻速递
-
世界速看:山西太原:打击违法犯罪 守护绿水青山
-
天天微资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一季度共接收并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104909件
-
财政部:5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6521亿元,同比增长约33%
-
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50% 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