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工伤认定时限”更具人文关怀|环球看热讯
(资料图片)
■河南经济报 首席评论员 温献伟
据媒体报道,2022年11月27日下午,顺丰速运快递员王彪(化名)在单位上班,突然喊头晕,被送到医院诊断为小脑出血,经过开颅手术后,未能遏制病情恶化。11月30日,王彪抢救无效,不幸死亡。对此,当地人社部门不予认定为工伤。因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在48小时之内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这起新闻事件并非孤例。2021年3月,“哈尔滨一名门卫在公司收发室突发脑出血,因未在48小时内死亡而未被认定为工伤”的消息,当时也引发网友关注。而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更有代表针对“48小时之限”表示,“48小时抢救时间过于僵化,囿于形式标准,造成很多工伤亡者不能享受工伤待遇。”可以说,工伤认定的“48小时之限”已经到了需要作出改变的时候。
众所周知,工伤保险制度的出台,其宗旨是为了让受到工伤损害的劳动者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以此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些年来,我国工伤保险制度不断得到修订和优化。譬如,进一步细化“上下班途中符合工伤认定的情形”等。这些彰显人文关怀的规定,明确工伤认定边界,使之在具体实践中更有可操作性,也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了司法温度和法律保障。
回到工伤认定的“48小时之限”话题,之所以近年来被网友诟病,是因为从2003年制定出台的《工伤保险条例》沿袭至今,48小时作为一种严格限制,始终未能与时俱进,作出相应调整和改变。须知,工伤认定的核心前提条件在于是否属于工作诱发,如果工作和工伤之间存在事实清楚的因果关系,那么,无论抢救时间多长,最终都应认定为工伤。诚然,《工伤保险条例》关于“48小时之限”的立法初衷在于“48小时是黄金抢救期”。但事实上,这是一种制度上的弹性压缩。普遍认知和经验告诉我们,决定抢救无效死亡的时间长短,与抢救手段、用药效果、病情严重程度、病情转变情况等都存在重要关系。譬如,囿于医疗水平,一些危重病人需要转院治疗,必然耗费时间。如果最终抢救无效死亡,也超出了48小时之限,难道说就不属于工伤?很显然,这并不合乎情理。
工伤认定的“48小时之限”不仅有失社会公平正义,也损害了广大职工的工伤保险权益。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工伤认定的“48小时之限”需要从立法层面进行纠偏,促进法理、情理相统一,让“工伤认定时限”更具人文关怀,更加有力地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
【全球独家】比亚迪注册“云辇”商标,投行称特斯拉应继续降价 | 第一财经汽车日评
-
光伏板块集体熄火,重仓基金受殃及跌幅居前 全球热资讯
-
又一国取消对中国旅客入境限制,还有哪些国要查核酸-全球新视野
-
经合组织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2.6%|世界快讯
-
中金所:调整沪深300等股指期货各合约平今仓交易手续费标准 世界消息
-
车站和线路不断关停,公路客运如何“优化”出路 当前通讯
-
全球微资讯!工业硅期货上市至今累计成交额超2000亿,广期所实行手续费优惠
-
华夏银行呼和浩特分行深入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开展“3.15”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活动
-
今日讯!最新!国内成品油价今晚将下调
-
全面注册制下IPO迎更强监管,证监会现场检查强化“申报即担责”-焦点讯息
-
广期所:工业硅期货、期权品种套期保值交易手续费将减收50%-时讯
-
全球新资讯:新股周报:9只新股上市,3只首日破发,单签最高获利1.1万
-
又见交易软件宕机!文华财经早盘时段系统授权数据异常 全球快消息
-
财政部: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2%
-
百家建材企业发起“线下购物7日无理由退换货” 当前热文
-
探寻三晋大地上的中华文明之源 实时
-
世界观天下!推动城乡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补短板强弱项——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题新闻发布会详解有关工作部署
-
天天热点评!2022年纯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107.7%,“全力以赴电动化”宝马准备好了
-
外交部:中俄之间的合作正大光明坦坦荡荡_世界热讯
-
天天精选!阿根廷央行上调基准利率
-
天天最新:国家推出稳定今年大豆生产一揽子支持政策
-
硅谷银行一夜破产,创投圈崩溃出逃
-
龙湖集团涨近5%:去年实现核心盈利225.4亿元 同比增长0.5%
-
青岛发布今年14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 总投资3106.8亿元
-
世界时讯:马明哲最新发声:中国平安未来将依旧保持双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