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资讯:印奇:坚定看好“大模型+机器人”的方向
【资料图】
ChatGPT掀起的AI大模型浪潮在上半年席卷国内,被认为是“AI乃至整个科创领域最大的风口”。
作为中国最早期的AI创业公司,旷视科技一直被认为是中国AI的明星企业,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如今,AI新浪潮到来,旷视却一直保持低调的姿态。近日,在被外界问及大模型的创新推进情况时,旷视创始人、CEO印奇表示,大模型方向是确定的,旷视会对其中的技术方向进行坚定投入,但“我们不会去赶这个热点”。
据了解,在近日的一场内部管理会上,印奇谈了自己对这波大模型浪潮的看法,也明确了旷视未来发力的方向。
他说到,十年前计算机视觉算是最前沿的技术应用场景,如今新的ChatGPT又出现了。但无论技术热点如何变迁,底层的技术是共通的。回望过去,AI有两个大的应用场景。一个是“AI in Digital”,最成功的应用就是抖音,互联网应用领域有大量从推荐到多模态的AI算法。另一个是“AI in Physical”,最典型的模式是特斯拉,将AI算法与物理世界的硬件作结合,从汽车的智能化到未来更广义的机器人的智能化。印奇判断,“通用人工智能要再往前进一步,AI in Digital要快一些,未来三到五年会有爆发期。AI in Physical则需要更长的周期,也是更大的机会。“
面对这样的机遇,印奇强调要有战略定力。“旷视用十多年时间,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学习和转型。我们用一批最早期偏互联网的技术类人才,从算法和软件出发,开始学习怎么做软硬结合的产品。如今,我们的人才结构真正拼成了一个长链条,这是非常珍贵的基因。“他进一步强调说,“硬核的AI技术原创能力、软硬结合的产品能力,服务好行业客户的能力。这三大基因结合在一起,就是旷视成功的密码。未来,我们要坚定地把软硬结合、产业化这条路走下去。”
印奇表示,旷视坚定看好“大模型+机器人”的方向,这也是旷视未来最大的机会。他认为,随着技术和应用的推广,大模型一定会和行业结合,和物理世界结合。对于物理空间的人机交互,多模态会成为决胜点。机器一定要具备丰富的感知能力,不光要理解文字,还要理解声音、图像等,旷视在这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最后,他也强调要冷静面对热点,更专注于做好现有的业务。“现有的客户群还有很大的规模空间,未来大模型在场景落地,一定需要和客户共创。现在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坚定投入大模型的技术研发,同时做好AI硬件载体,筑高壁垒。”
关键词:
-
港交所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 投资者要注意什么?专家解读_要闻速递
-
世界速看:山西太原:打击违法犯罪 守护绿水青山
-
天天微资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一季度共接收并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104909件
-
财政部:5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6521亿元,同比增长约33%
-
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50% 通讯
-
两部门:开展城市试点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京东618再创新纪录,“一键价保”被点击6.6亿次
-
全球热头条丨国家能源局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作;2023暑期档总票房破15亿丨明日主题前瞻
-
本周四只新股登陆创业板,发行价最高破发最凶|新股观察 天天看点
-
环球新消息丨管涛:人民币再度破七后,央行为何“只说不做”|汇海观涛
-
机构论后市丨年内最佳机会逐步展开中;配置上坚持业绩为纲
-
中国加入CPTPP最新进展!递交了交流文件,专家解读来了
-
即时:“双创板”10余家拟IPO企业卡在注册环节,批文难获为哪般
-
每日资讯:农村派出所里有个“辅警指挥中心”
-
金融“养料” 为制造业企业“输血”“造血” 当前速递
-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消费提示
-
全国麦收已进入尾声 夏种夏管接续展开_全球播报
-
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份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全球今亮点
-
北京:购买医疗机构预付卡7日内未消费可退费|世界今亮点
-
市场需求延续弱势——水泥行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_当前聚焦
-
中国跨境电商年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全球头条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三明医改见闻:聚焦慢病管理 守护群众健康
-
“千万工程”调研行丨有“颜值”,更有“产值”——杭州临平美丽乡村走访见闻
-
当前热点-卷王极兔递交招股书,快递业开启新一轮内卷?
-
麦收时节丨全国麦收进度已过九成 多地麦收加紧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