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道上,引导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飞驰
上图:合工大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学生操作智能网联汽车线控底盘全硬件在环实时操控—互联系统平台。通讯员 夏 瑞 摄 下图:合工大师生正在调试智能网联测试车辆。 通讯员 夏 瑞 摄
【资料图】
在新赛道塑造新优势,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产业技术升级换道是必由之路。车联网与智能车有机结合形成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合肥立足“芯屏汽合、集终声智”,正崛起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创新链加快赋能产业崛起。近日,我国首个“车联网量子通信系统典型应用场景”在合肥工业大学发布,为量子通信在智能网联汽车的规模化应用提出了全新的方案。
合工大是国内最早开设车辆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汽车工业三分天下,合肥工大独占其一”曾称誉业界,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优势,站上汽车产业升级换道的产业风口,合工大在引领汽车技术发展上不断创新。
让数据信息更安全
随着汽车网联化发展,车联网面临的信息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智能网联汽车是一个巨大的数据采集器和连接海量数据的中枢。无论是车内摄像头、麦克风、座舱传感采集生物识别数据,还是车外的地理采集、行人感应等传感数据和用户登录信息、应用服务、行车轨迹数据,一旦泄露并被非法使用,将会严重威胁公共利益与安全。
如何保驾护航数据信息安全?合工大智慧交通车路协同工程研究中心的科研工作者们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在中心主任石琴教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程腾副教授自2015年起,就投身于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的研究。如何利用量子通信技术的安全优势把牢汽车数据信息的安全关,成为团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团队主动联系奇瑞汽车,与企业研发人员面对面交流,了解企业实际需要,“量身定做”提出了一套全新方案。
如今,团队在混杂网络的量子密钥分发、全生命周期的量子密钥管理、可信移动车载环境构建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建立了可控、可信、可用的车联网量子安全通信体系,开发了车联网量子密钥分发中心、车联网量子安全网关、量子安全软盾、量子安全芯片等车联网量子安全产品,实现了经济与易用性兼顾的量子通信规模化应用突破。相关成果已在奇瑞某新款汽车产品上完成了相关技术验证,并在福州泉涌高速完成了基于车路协同示范场景的实际应用。
智慧交通车路协同工程研究中心南侧的林荫道如今也成为了合工大屯溪路校区最有科技感的一条路:在这条智能网联开放的道路上,时时可见师生们操作车辆开展车联网信息交换测试。石琴告诉记者,自1980年考入学校车辆工程专业开始,自己见证了国家汽车行业从传统动力到新能源再到智能网联的时代变迁,师生们始终致力于开展前瞻性研究,解决汽车行业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让决策控制更智能
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下班回家,坐进车里可以和家人朋友轻松聊天,或者喝杯热茶、看看电影放松一下……在该校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孔慧芳教授看来,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这样的场景落地并非遥不可期。
“电动汽车是智能化发展的最好载体,自动驾驶未来一定将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娱乐方式,但这一切的前提是确保安全,这需要在汽车自动化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控制三个技术层面加快创新革新。”孔慧芳说。
传统汽车电子电气架构采用的是分布式控制,音乐、空调、车窗等各有各的控制开关,而决策者就是车辆驾驶员本身。在汽车功能越来越复杂的趋势下,特别是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物联网、智慧城市的出现和发展,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向中央计算架构上演进已经是必然趋势。同时,不同车型、不同路况、不同的驾驶习惯带来的差异,也要求汽车的控制更加精准。
为此,孔慧芳和团队围绕车、路、人一体化网络及其应用持续深入研究。一方面,团队围绕车辆感知系统,在视觉传感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无线通信等领域,“擦亮”智能网联汽车的“眼睛”;同时聚焦车辆决策和控制系统,针对整车企业实际需求,研发了“车身CAN总线控制系统”,具有组网自由、扩展性强、安全性高、干扰几率低等优点。团队研发的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应用于汽车产品技术;围绕车联网,团队在远程人车智能互联系统、信号分析与测试、大数据平台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为真正实现智能交通和绿色交通贡献力量。
白天在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晚上回实验室指导学生,在从事汽车电子领域研究的20余年时间里,孔慧芳时常保持这样的工作节奏。在合工大,一大批科研工作者像孔慧芳一样,瞄准科技发展前沿,紧盯企业实际需求,努力在理论研究中打基础,在工程技术上有突破,在发展规划上探路径。
让研发测试更高效
“一款新车上市前,必须要在最极端的环境下接受最苛刻的测试,不仅仅是冬天跑最冷、夏天跑最热,还要接受风沙雨雪的洗礼。”过去,每次新车测试,汽车企业都要安排大量技术人员随行测试,测试效率低、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给车辆快速迭代开发和新车型快速上市带来了严峻挑战。
机械工程学院王跃飞副教授至今常爱跟学生们提起的一段经历,就是当年八月盛夏在吐鲁番参加江淮汽车的新车测试。“顶着至少38℃的高温在路上测车,这经历保准你终生难忘!”王跃飞打趣说。
为满足智能网联车辆网络化、虚拟化、快速化、智能化测试诊断需求,王跃飞所在团队攻克了多模态数据处理、高精度地图匹配、虚拟场景设计、大规模并发测试和智能扰动分析等关键技术。
团队研发的基于云计算的车辆云测试及智能诊断系统,可面向多场景、多车辆进行大规模并发测试,并可根据测试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和诊断。在这一系统的支持下,尽管实测车辆在千里之外,但各类测试数据和诊断结果在车企客户端一目了然,极大地降低了车辆测试的人力物力成本。目前该系统已在汽车整车企业成功应用,成为企业智能网联车辆开发验证的核心装备之一。
王跃飞所在的团队,由机械电子、车辆工程、智能控制、计算机等多学科教师组成,这也是该校围绕汽车领域,推动优势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真实写照。在这一格局下,学校一大批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在企业开花结果,为推动民族汽车产业建功立业。
学校自主开发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等三电控制器的硬件、底层软件、应用层策略,形成了三电控制器的全流程研发能力,首创了理想轮加/减速度曲线,实现了全工况制动能量回收,将目前市场车型刹车减速时的能量回收率从20%提高到50%左右。
据悉,目前,合工大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工程热物理与电化学学科交叉新方向,建立起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实验室小试到示范级中试再到形成实际生产力的全流程研究与工程开发能力,形成了包括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氢气电解电池管理系统、新型电力储能系统等在内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动力与储能技术平台,相关技术成果不仅已应用于合力叉车传统重点企业,还孵化出伏碳科技、敏控科技等一批省内高科技创新型企业。
关键词:
-
即时焦点:又一航司股权将被拍卖,还有航空公司待价而沽
-
存储芯片股上涨:供给格局持续优化,但仍需静待市场回暖
-
环球信息:“她影时代”到来,陈可辛为何喜欢强悍女性角色|上影节
-
三大指数午盘集体收跌;工业富联股价再创新高丨早市热点_讯息
-
光刻胶龙头上半年净利或翻倍,相关板块应声上涨-视讯
-
热点评!宁德的时代,还是时代的宁德?
-
港交所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 投资者要注意什么?专家解读_要闻速递
-
世界速看:山西太原:打击违法犯罪 守护绿水青山
-
天天微资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一季度共接收并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104909件
-
财政部:5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6521亿元,同比增长约33%
-
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50% 通讯
-
两部门:开展城市试点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京东618再创新纪录,“一键价保”被点击6.6亿次
-
全球热头条丨国家能源局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作;2023暑期档总票房破15亿丨明日主题前瞻
-
本周四只新股登陆创业板,发行价最高破发最凶|新股观察 天天看点
-
环球新消息丨管涛:人民币再度破七后,央行为何“只说不做”|汇海观涛
-
机构论后市丨年内最佳机会逐步展开中;配置上坚持业绩为纲
-
中国加入CPTPP最新进展!递交了交流文件,专家解读来了
-
即时:“双创板”10余家拟IPO企业卡在注册环节,批文难获为哪般
-
每日资讯:农村派出所里有个“辅警指挥中心”
-
金融“养料” 为制造业企业“输血”“造血” 当前速递
-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消费提示
-
全国麦收已进入尾声 夏种夏管接续展开_全球播报
-
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份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全球今亮点
-
北京:购买医疗机构预付卡7日内未消费可退费|世界今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