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发布司法解释:从严惩处强奸、猥亵等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全球速看
今天(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强奸、猥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各类问题中,强奸、猥亵等性侵害犯罪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严重践踏法律红线和伦理底线,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社会反映强烈。同时,由于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复杂,刑法对部分犯罪加重处罚情节采取了相对概括的规定方式,需要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加以明确。针对此类犯罪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2021年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对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作出重要修改,对这些新修订条款如何具体适用,也需要明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最高人民法院自2021年以来,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深入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法律、儿童医学、心理学领域专家,妇联、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代表,法院、检察院等司法实务部门同志意见建议,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研究论证基础上,制定本《解释》。
(资料图片)
一是坚持依法从严惩处。《解释》坚持严字当头,聚焦打击锋芒,彰显从严惩处司法理念,进一步明确了相关犯罪的入罪条件和从重、加重处罚情节认定标准。例如,明确利用网络实施的猥亵行为的入罪条件;明确列举对奸淫幼女、强奸未成年人适用较重的从重处罚幅度的多项情形;明确强奸、猥亵“情节恶劣”“造成被害人伤害”等多项加重处罚情形;明确对此类犯罪严格控制缓刑适用,以及依法适用禁止令、从业禁止。这对于进一步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加大惩处力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是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刑法规定,奸淫幼女的应当从重处罚,法定刑是三至十年有期徒刑,情节恶劣的加重处罚,法定刑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对猥亵儿童罪,则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猥亵手段恶劣,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要加重处罚,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如何认定情节恶劣、手段恶劣,刑法规定相对概括。《解释》综合考虑不同情形下犯罪的主体、对象、地点、手段、危害后果等因素,对相关从重、加重处罚条款作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确保罪责刑相适应、罚当其罪、刑足制罪。
三是坚持特殊、优先保护。《解释》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充分考虑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等特点,充分考虑强奸、猥亵犯罪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的巨大伤害,落实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优先保护原则。例如,刑法规定,强奸妇女致其重伤、死亡的,加重处罚;《解释》规定,奸淫幼女致其轻伤或者感染严重性病的,就应当认定为“造成幼女伤害”,予以加重处罚,不要求达到重伤。
《解释》共十六条,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明确奸淫幼女适用较重从重处罚幅度的情形。《解释》第一条针对刑法规定的“奸淫幼女从重处罚”,列举了六项应当适用“较重的从重处罚幅度”的情形,包括采用暴力、胁迫等手段实施奸淫的,侵入住宅、学生集体宿舍实施奸淫的,等等。《解释》还明确,强奸、猥亵未成年人的成年被告人认罪认罚,应当从严把握是否从宽处罚及从宽幅度。
二是明确强奸未成年女性和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认定标准。《解释》第二条对刑法规定的“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情节如何适用,列举了七项加重处罚情形。例如,非法拘禁或者利用毒品诱骗、控制被害人的,属于“情节恶劣”,应当加重处罚。《解释》第三条对刑法规定的“奸淫造成幼女伤害”加重处罚情节,作了细化,进一步彰显从严惩处。
三是明确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加重处罚情节。《解释》第五条从犯罪时间、人数、手段、后果等方面,明确了刑法新增的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情节恶劣”、应当加重处罚的认定标准。《解释》第六条还规定,对未成年女性负有特殊职责的人员,利用优势地位或者被害人孤立无援的境地,迫使被害人与其发生性关系的,以法定刑较重的强奸罪定罪处罚,以依法、准确、有力惩处犯罪。
四是明确猥亵儿童罪加重处罚情节。《解释》第七条、第八条分别针对刑法新增的猥亵“造成儿童伤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以及“猥亵手段恶劣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两项加重处罚情节,作了进一步细化规定。例如,明确猥亵致使儿童轻伤、自残的,或者对猥亵过程制作视频,以此胁迫对被害人实施猥亵的,应当加重处罚。
五是明确一些特殊情形的法律适用标准。《解释》第九条对胁迫、诱骗未成年人进行网络裸聊、向未成年人索要裸照、视频等特殊猥亵行为,明确以猥亵儿童罪或者强制猥亵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六是对强奸、猥亵未成年人案件中支持被害人医疗费的范围予以明确。《解释》第十四条规定了此类案件造成人身损害的赔偿范围,并将根据鉴定意见、医疗诊断书等证明需要进行精神心理治疗和康复所需的相关费用,规定为人民法院可依法予以支持的合理费用,彰显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优先保护,帮助未成年人早日康复、顺利回归正常生活。
关键词:
-
今头条!比亚迪火速回应被举报事件 长城汽车午后跌近6% 比亚迪跌2%
-
多地力促数字经济再提速,专家:这些关键“梗阻”待打通|当前热闻
-
比亚迪回应被举报: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产品及相关检测符合国家标准
-
刚刚,长城汽车实名举报比亚迪! 每日观点
-
长城汽车:就比亚迪部分车型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问题进行举报
-
【天天新视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再加力
-
五年审定优质绿色品种超两千个,占比达三分之一 种业振兴取得积极进展 环球精选
-
西安创新推出户口迁移“跨省通办”便民举措
-
世界微头条丨预制菜如何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
商务部将完善餐饮业支持政策 推动各地打造小吃产业集群
-
热点聚焦:万达否认甩卖资产及裁员,上市前景不明令机构担忧
-
多地掀起初夏旅游热潮 世界时讯
-
【环球快播报】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超一千一百家
-
中央企业7名管理人员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天空之城》修复版六一公映,宫崎骏与吉卜力的运营魔法 环球即时
-
华丽家族回复监管工作函:已与泽熙投资等相关股东进行沟通 全球微动态
-
手机销量走低拖累小米营收下滑 芯片投资以十年时间维度规划 天天头条
-
资金“抢跑”获利数千万,日播时尚9连板引发信息泄露疑云
-
世界热头条丨国家发改委:内部没有“国家补短板强弱项领导小组”相关机构
-
大涨之后“急刹车”,这些场内基金为何频现异动?
-
金冠股份:与俄罗斯联邦工商会中东代表处签订合作备忘录-世界头条
-
今日热搜:ST泰禾退市警报拉响,上市13年终成黄粱一梦
-
头条焦点:马斯克为他“站台”,特朗普在共和党内最大竞争对手出现
-
海通证券澄清:昆明城投有关会议纪要非海通发布 外部参会人员言论仅代表其个人|世界关注
-
世界今头条!【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我在现场】草原煤城“追风逐光” 邻里“牵手”绿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