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了,“科大硅谷”建设成效如何-全球今热点
“这儿的空气里,都是创新的味道。”“平均每天对接4—5个团队,落地1—2个项目,平均每天帮助企业完成约300万元融资。”……去年6月13日,省政府印发《“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一年过去,“科大硅谷”建设成效如何?答案是,小步快跑,集聚迸发,气象日新。
一年来,“科大硅谷”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创新生态优化,以中科大作为标识,吸引和号召更多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校友、科研人员来创新创业。
去年6月以来,通过建立运营体系、组建政策基金工具、汇聚对接创新资源、统筹城市创新载体等,科大硅谷建设全面展开,各项工作迅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资料图)
在这里,省内高校院所学生可保留3年学籍,休学在“科大硅谷”创业;入驻“科大硅谷”的各类科技型项目,符合一定条件,其核心成员可免费租住国有租赁公司房源6个月,或获得一次性最高6000元/人住房租赁补贴;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高附加值科技企业,以“基金+奖补”方式给予支持,单个项目最高支持1000万元……一条条真金白银的政策直击创新创业者的“痛点”“难点”。
今年3月,“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发布了2023年“科大硅谷”全球合伙人招募公告,面向全球校友、投资机构、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等各类高水平团队发出邀约,共同将“科大硅谷”打造成为创新创业创造的圆梦之谷。
八方地动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张捷选择将公司落户在“科大硅谷”。“‘科大硅谷’不仅背靠科大,人才济济,非常重要的是很多其他方面创新创业的公司在这共同奋斗,科技创新的氛围非常浓厚。”张捷表示。
为什么会提出建设“科大硅谷”?
推进自主创新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高标准谋划建设“科大硅谷”,致力于打造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是一步创新“先手棋”。
依照《“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我省组建了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由服务平台公司组织链接要素,由政府部门引导支撑改革,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的市场化运营模式。
据悉,“科大硅谷”规划“一核两园一镇”,其中,一核位于合肥高新区,要布局一批高品质创新创业平台;“两园”是蜀山园、高新园,主要围绕中国科大布局,侧重于师生创业和成果转化;一镇是“讯飞小镇”,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诗意栖居的科创小镇;并将运河新城打造成“科大硅谷”高端产业集聚区。
“‘科大硅谷’建设是安徽探索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充分激发创新活力的生动实践,在省、市、校三方共同努力下,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形成。”中国科大校长包信和说,“希望校友既发挥主力军作用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携手更多高端人才和资源来到‘科大硅谷’创新创业、成就梦想。”
截至目前,“科大硅谷”对接中国科大校友超1300人次,各类投资机构超120家。目前,中国科大公示的35个赋权试点项目,有90%落地“科大硅谷”片区内。
在“科大硅谷”核心区,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量子计算公司”“中国首家可交付量子计算机工程机的公司”“中国首个研发出量子计算操作系统的公司”……从无到有,一个又一个“第一”,无不显示出合肥如今在量子计算领域的突破与成就。
“‘科大硅谷’的出现让大家更加聚焦于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创新生态优化,其相关政策可以说是为科技创新量身打造的,给予企业家很多信心。”本源量子总经理张辉认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一起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为合肥、安徽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水。
“未来,‘科大硅谷’将是创业者的乐土、创新者的天堂。”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董事长吴海龙介绍,今年3月启动招募全球合伙人以来,一共收到来自中法美日等5个国家,178个团队报名信息,包括基金投资机构、园区运营机构、特色服务机构,以及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大、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的海内外校友组织和新型研发机构。(记者 鹿嘉惠 通讯员 汪艳 宋炎骏)
关键词:
-
全球热头条丨国家能源局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作;2023暑期档总票房破15亿丨明日主题前瞻
-
本周四只新股登陆创业板,发行价最高破发最凶|新股观察 天天看点
-
环球新消息丨管涛:人民币再度破七后,央行为何“只说不做”|汇海观涛
-
机构论后市丨年内最佳机会逐步展开中;配置上坚持业绩为纲
-
中国加入CPTPP最新进展!递交了交流文件,专家解读来了
-
即时:“双创板”10余家拟IPO企业卡在注册环节,批文难获为哪般
-
每日资讯:农村派出所里有个“辅警指挥中心”
-
金融“养料” 为制造业企业“输血”“造血” 当前速递
-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消费提示
-
全国麦收已进入尾声 夏种夏管接续展开_全球播报
-
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份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全球今亮点
-
北京:购买医疗机构预付卡7日内未消费可退费|世界今亮点
-
市场需求延续弱势——水泥行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_当前聚焦
-
中国跨境电商年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全球头条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三明医改见闻:聚焦慢病管理 守护群众健康
-
“千万工程”调研行丨有“颜值”,更有“产值”——杭州临平美丽乡村走访见闻
-
当前热点-卷王极兔递交招股书,快递业开启新一轮内卷?
-
麦收时节丨全国麦收进度已过九成 多地麦收加紧进行
-
环球今头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
国家医保局推出首批十六项医保服务便民措施
-
世界今日报丨国家反诈中心推出《2023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
-
【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二连浩特口岸“两步申报”应用率创历史新高|播资讯
-
焦点报道:五部门发文增强金融服务能力 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
前5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近10万亿元 每日观察
-
去年全国6家三甲医院专利转化合同金额超亿元 上海两家医院转化量超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