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插秧提效增产 天天头条
【资料图】
“通过农业托管,我今年种植近2000亩水稻,现有6台插秧机在田里作业,每台插秧机每天可插秧50亩左右,效率是人工移栽的50倍以上。我们种粮的信心更足了!”近日,在淮南毛集实验区唐柱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负责人唐柱洋在田间指挥调度,插秧机来回奔忙,嫩绿的秧苗从插秧机苗盘上滑落,水田很快披上了“绿装”。
这是毛集实验区今年机械强农项目农事服务中心使用机械插秧的一个场景,像唐柱洋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150个以上。今年,该区成立32个农业机械化服务专业组织,选聘60名村级技术员,通过土地托管将原来零散、小规模的种植模式变成规模化经营,配备大型拖拉机、播种施肥一体机、无人机等农业机械,切实解决了经营方式粗放、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不断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毛集实验区焦岗湖镇新建村致富农机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育秧基地一派忙碌景象,工人们正把秧苗装车派送到各个农田。
“为了推进机插秧,保证秧苗质量,我们采取订单式育秧。这块稻秧基地有26亩,提供的秧苗能插2800亩。”合作社负责人董家会说。
眼下正值水稻插秧关键期,毛集实验区农业部门组织各镇各村抢抓农时,充分发挥合作社优势,紧锣密鼓地开展机械插秧工作,为水稻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机械插秧不仅具有省时省力省肥等优势,而且秧苗深度、间距和行距更加均匀,有利于水稻生长、提高产量。”唐柱洋说。
近年来,毛集实验区在实施“两强一增”行动中,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技术指导、市场运作等措施,大力推广集中育秧和机械化插秧,让农业生产更加精准高效。
“全区机插秧水稻面积12.1万亩,配备插秧机208台。从基地育秧、插秧到田管,全程机械化作业,这样更能促进水稻分蘖,实现增产增收。”毛集实验区农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徐从前告诉记者,今年该区水稻种植机械化率99%以上,其中机插秧率55%,预计6月20日前后可全面完成插秧作业。(记者 柏松 通讯员 徐瑞成)
关键词:
-
全球热头条丨国家能源局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作;2023暑期档总票房破15亿丨明日主题前瞻
-
本周四只新股登陆创业板,发行价最高破发最凶|新股观察 天天看点
-
环球新消息丨管涛:人民币再度破七后,央行为何“只说不做”|汇海观涛
-
机构论后市丨年内最佳机会逐步展开中;配置上坚持业绩为纲
-
中国加入CPTPP最新进展!递交了交流文件,专家解读来了
-
即时:“双创板”10余家拟IPO企业卡在注册环节,批文难获为哪般
-
每日资讯:农村派出所里有个“辅警指挥中心”
-
金融“养料” 为制造业企业“输血”“造血” 当前速递
-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消费提示
-
全国麦收已进入尾声 夏种夏管接续展开_全球播报
-
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份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全球今亮点
-
北京:购买医疗机构预付卡7日内未消费可退费|世界今亮点
-
市场需求延续弱势——水泥行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_当前聚焦
-
中国跨境电商年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全球头条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三明医改见闻:聚焦慢病管理 守护群众健康
-
“千万工程”调研行丨有“颜值”,更有“产值”——杭州临平美丽乡村走访见闻
-
当前热点-卷王极兔递交招股书,快递业开启新一轮内卷?
-
麦收时节丨全国麦收进度已过九成 多地麦收加紧进行
-
环球今头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
国家医保局推出首批十六项医保服务便民措施
-
世界今日报丨国家反诈中心推出《2023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
-
【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二连浩特口岸“两步申报”应用率创历史新高|播资讯
-
焦点报道:五部门发文增强金融服务能力 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
前5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近10万亿元 每日观察
-
去年全国6家三甲医院专利转化合同金额超亿元 上海两家医院转化量超百件